一个人表面上的脆弱、说不得、以自己为中心、不懂得尊重界限、抓住一两件事小题大作等一系列行为,其浅意识中是一种对他人内心的层层穿透式揣摩。这种揣摩的结果往往是我会被嫌弃或被抛弃,这对于一个内心缺乏安全感的人来说是灾难性的。我们在面对此种情况时,光靠话术无法解决问题,想要去纠正无异于螳臂挡车。正确的做法其一是当我们言行上可能会触发她们的「灾难式」推理时,同时给她们一个爱的确认,预防她们那个灾难化的自动推导;其二是对她们愤怒背后的脆弱和伤心表示看见和理解,一次次的给予确认你对她们的感情。
  这是某位女士向刘未鹏进行心理咨询的内容,刘老师把对话内容发表在了他的博客上。我本想把它“搬运”到自己的网站上的,但因原作者禁止一切未经授权的转载,如果您感兴趣可以移步到刘老师的博客阅读,链接在此。另外,刘老式的“心智探寻”系列和“逃出你的肖申克”系列均值得一阅。
.
.
.

  请容许我感叹一下吧:对于自己的浅意识导致的一些病态情绪和行为,当我意识到问题所在之后,我会用意识去压制和安抚自己。在这种意识和浅意识的较量中,浅意识往往占据上风,行动得更快,事先控制了自己的行为,因此开始的时候理性大脑往往只能做些补救和安抚的事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能明显地感觉到浅意识导致的情绪没有那么强烈,行动也不一定超前了。因为自己有过这种体验,我也试图以同样的方式去纠正对方,试图促成改变,这估计是我犯下的最大错误。
   而如果自己是那个灾难性推导的人,如果对方未能意识到我们的问题所在或者意识到了却没有能力给以我们爱的确认和安抚,对被抛弃的深深恐惧下所做出的行为导致了自己最终被抛弃,这才是一个再难也必须走出的灾难性轮回。走出这个轮回,需要靠对方,更需要靠自己。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